info@aseanbiz.news
洞察东盟经济脉动,赋能企业全球布局
info@aseanbiz.news
洞察东盟经济脉动,赋能企业全球布局

中企加速挺进印尼电动车市场:BYD、埃安、雪铁龙齐布局东南亚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EV)热潮席卷之际,中国电动车品牌正加速出海,而印尼,正成为中资车企争相布局的下一个战略高地。2025年6月,多家知名车企,包括比亚迪(BYD)、广汽埃安(GAC Aion)雪铁龙(Citroën)相继宣布在印尼推进电动车项目,引发产业界高度关注。

东南亚最大经济体的印尼,不仅拥有庞大的人口红利、快速城市化进程,更因其丰富的镍资源,成为全球电池产业的关键节点。多重利好因素叠加,使印尼俨然成为中资新能源车企“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一环。

政策利好推动EV本地化发展

印尼政府早在2020年就提出到2030年生产200万辆电动汽车的宏伟目标。为此,印尼推出了多项鼓励措施,包括:

  • 进口税与增值税减免
  • 本地生产电动车的财政补贴
  • 电池和关键零部件本地采购要求

2023年,印尼更通过《电动汽车发展总统令》,提出“EV本地化率”逐步提升目标,从2025年的40%提高至2030年的80%。这一政策导向无疑为希望建立本地化产能的中国车企创造了发展窗口。

比亚迪:设厂建链,深耕印尼

比亚迪于2024年底正式宣布在印尼设立首家整车工厂,选址位于西爪哇的苏班(Subang)工业园区。该项目预计投资1.5亿美元,规划年产能达15万辆,首批车型包括Dolphin与Atto 3。

不仅如此,比亚迪还计划与印尼国企合作,推动电池回收与充电设施建设,并参与印尼国家电力公司PLN的“绿色交通走廊”计划。

“印尼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与资源优势,我们希望在此建立区域制造与出口基地。”——比亚迪东盟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广汽埃安:以合资模式稳健切入

作为广汽集团旗下的高端电动车品牌,广汽埃安在印尼采取了不同的策略,选择与本地合作伙伴联合设立合资公司“IndoAion”。

2025年3月,埃安已在印尼启动其首家海外KD(Knock-down)装配工厂,并计划于年内推出专为印尼市场定制的SUV与MPV电动车型。与比亚迪不同,埃安更强调“市场先行、产能后补”,目标在2026年实现国产化率达50%。

此外,埃安也与印尼科技大学展开产学合作,设立“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以加速本地技术人员培训。

雪铁龙(Citroën):以品牌渠道+小型电动车抢占城市市场

法国品牌雪铁龙与中国东风汽车有长期合作关系,其在印尼的新能源战略也受到中资技术与供应链的支持。2025年,雪铁龙宣布将在印尼市场推出e-C3小型电动车,并计划以CKD形式在东爪哇设厂装配。

e-C3价格亲民,续航达320公里,主打年轻与城市通勤市场。其核心电池供应来自中国宁德时代(CATL),体现了跨国车企与中资上游资源的紧密协作。

目前雪铁龙已与多家印尼汽车经销商签署销售与售后服务协议,计划2025年完成50家展销网点的布局。

中企为何选择印尼?

印尼对于中资车企而言,优势不仅在于市场规模,更在于其新能源全产业链的战略布局契合。

  • 资源端:全球最大镍矿出口国,电池关键原料充足
  • 产能端:工业用地成本低,劳动力丰富
  • 市场端:年轻人口多、机动化率低、政策鼓励换车
  • 物流端:地处东盟中枢,是向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辐射的优选基地

印尼已明确提出到2027年,将禁止含有未加工镍的电池出口,这一政策也推动中资车企“就地设厂、就地转化”的策略成形。

竞合格局:谁能脱颖而出?

虽然比亚迪、埃安、雪铁龙起步各异,但目标一致——抢占印尼电动车市场的主导权。相比之下,比亚迪在整车制造与电池领域垂直整合能力强,具备“成本+性能”优势;而广汽埃安以用户生态系统与智能化技术作为差异点,雪铁龙则依托国际品牌影响力与灵活渠道部署抢滩城市市场。

此外,印尼本土品牌 Wuling、Esemka等也在获得政府支持下崛起,未来三年印尼电动车市场竞争将快速进入“百车争鸣”时代。

未来展望:印尼作为东盟EV跳板

从印尼起航,不仅是电动车本地化制造,更是中资车企建立东盟产业链生态的前哨站。凭借中老铁路、中马海运通道与日益完善的自由贸易协定网络,印尼正成为辐射整个东南亚市场的战略支点。

更重要的是,在东盟多个国家推出绿色交通政策、城市拥堵与环境问题加剧的大背景下,电动车将从政策推动转向消费自发需求,这也意味着中企真正的“出海收获期”即将到来

战略评析

印尼正处于新能源交通革命的起跑线上,中国电动车企业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先进的技术能力与强劲的落地执行力,迅速建立起本地存在。从比亚迪到广汽埃安,从CKD装配到整车制造,印尼已不仅是市场,更是新一轮区域产业转移的核心。

未来三年,中企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将取决于其是否真正理解当地消费者、政策逻辑与跨文化管理挑战。东盟,正成为中国制造“品牌出海”的试金石。

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东盟财经智库 ASEANBIZ.NEWS
编辑:ASEANBIZ 编辑部

【资料来源】:ASEAN Briefing、 马新社、印尼能源矿产部官方公告、比亚迪东盟媒体发布会内容等公开媒体报道整理。

最新消息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EV)热潮席卷之际,中国电动车品牌正加速出海,而印尼,正成为中资车企争相布局的下一个战略高地。2025年6月,多家知名车企,包括比亚迪(BYD)...
马来西亚人力资源部正式宣布,将修订《国家技能发展法案》(ACT 652),以允许国家技能证书(Sijil Kemahiran Malaysia,简称SKM)的最高等级晋升至博士级别...
越南作为东盟新兴制造与消费大国,近年来持续释放外资利好政策,以吸引高质量投资并促进本地产业升级。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越南吸引外资总额...
第十三大马计划不仅是一份国家发展蓝图,更是企业抓住未来十年红利的路线图。它释放了五个清晰的关键词:绿色转型、数字经济、技职教育改革、社会包容、区域均衡发展...
随着东盟国家日益成为全球绿色转型的焦点,日本企业正逐步加大在柬埔寨的投资力度,尤其是在清洁水供应和电动汽车制造领域。这不仅标志着日本对东盟新兴市场...
除了K‑Pop风靡全球,韩式炸鸡与汉堡连锁品牌Lotteria(乐天利)也正在用快捷美味抢占东南亚市场。韩国乐天集团旗下的快餐巨头Lotteria近期宣布,其首家大马分店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