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aseanbiz.news
洞察东盟经济脉动,赋能企业全球布局
info@aseanbiz.news
洞察东盟经济脉动,赋能企业全球布局

第十三大马计划的深意:政商学协同的新拐点

马来西亚自独立以来,历经多个五年计划(Malaysia Plan),每一个阶段都为国家发展绘制出新的蓝图。当前进行中的《第十三大马计划(13MP)》不仅是国家走出疫情阴霾后的重启引擎,更是一次聚焦“制度变革、人才重构、产业升级”的系统性重整。

许多人关注13MP中的具体经济目标与建设项目,但从我作为企业战略顾问及教育工作者的视角来看,这项国家级计划的真正价值,不只在于GDP数字,更在于是否形成政府(Gov)、商业(Biz)与教育(Edu)三界联动的新生态格局

从“政策红利”到“能力红利”,时代已变

以往,政府政策推出后,企业只需“等风来”;但如今的时代,政策只是催化剂,真正能抓住红利的,是有准备有认知有系统的主体。

在13MP中,政府明确提出:要通过技能培训、创新驱动、中小企业国际化等策略,打造可持续与有韧性的国家经济。然而,真正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与教育者早已意识到:RMK13 其实是未来五年政商学共振的引爆点,是政策资源重组、国家定位升级、产业转型加速的“时间表与路线图”。

这意味着,谁能率先读懂政策逻辑,并将其转化为组织升级的行动路径,谁就能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优势。

这不再只是“政府的事”,而是企业与大学能否借力崛起的风口。

第十三大马计划:五大重点关键词

RMK13中释放了清晰的国家战略方向,以下五个关键词尤为值得关注:

  1. 绿色转型(Green Growth):鼓励可持续发展项目与绿色技术投资,ESG合规将成为企业准入门槛。
  2. 数字经济(Digital Economy):强调 AI、大数据、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全民数字素养提升。
  3. 技职教育(TVET)改革:聚焦产业对接、实习机制、双元培训,加强大专与企业协作。
  4. 社会包容(Inclusivity):鼓励弱势群体参与经济循环,如女性创业、青年就业等。
  5. 区域均衡发展(Balanced Growth):推动东海岸、沙巴砂拉越等二线区域发展新动能。

政策不是答案,但能提供方向与资源

我们必须明白,政策从来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政府提供方向,企业负责转化,大学承担孵化。

RMK13 之所以关键,是因为它为企业带来三种稀缺资源:

  1. 资金匹配机制:政府资助或减税项目大幅增加。
  2. 政府背书信任:参与国家战略可增强品牌信誉。
  3. 与国际接轨平台:政策支持下的项目更易对接区域市场与外资。

Gov-Biz-Edu:马来西亚的新战略三角引擎

13MP不是单纯的建设导向计划,而是一场围绕“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系统性改革。在这其中,“政-商-学”的三重协同格局将变得更加重要:

  • 政府(Gov)提供制度支撑与方向指引:
    如:13MP提出“数字公共服务”、“绿能经济”、“全民技术提升”等框架,就是为企业创造政策接口。
  • 商业(Biz)负责产业落地与实践检验:
    企业必须懂得从政策中寻找突破口,而非只当“补贴接收者”。例如,在数码经济、绿色供应链、出口导向领域,政府明确提供扶持与对接平台。
  • 教育(Edu)成为连接认知与行动的桥梁:
    无论是大学、技职学院,还是企业大学,都肩负人才孵化与再培训的重任。如果教育体系仍以20年前的教材培训新生代,那企业未来将面临更大的人才危机。

13MP下,企业该如何主动出击?

在新一轮政策升级中,企业不能只当“看客”,而应成为“参与者”与“共创者”:

  • 认知先行:老板必须对13MP的战略方向有所理解,例如政府推的“绿色税务抵扣机制”,是否可以对接自己企业的ESG布局?
  • 建立链接:企业要主动建立与大学、政策单位的合作接口,例如通过“行业顾问”“客座讲师”机制,输出企业视角,也为自身搭建影响力通道。
  • 培育人才:企业应考虑自建“企业大学”,或与教育机构共建人才发展项目。这样才能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拥有一支可用、好用、忠诚度高的核心团队。
  • 参与试点项目:13MP中将设立多个“战略示范项目”,企业可通过产业组织或直接申请试点参与资格,从而更早掌握政策红利与市场风向。

我对13MP的三点期许:

作为一名专注于“教育赋能产业国际化”的企业战略顾问,我对第十三大马计划有以下三点思考:

  1. 政策要让企业“能理解、能对接、能转化”
    政策文件常充满术语与远景,若无清晰实施指引与多语传播,易被基层企业忽略或误读。
  2. 大学要成为“经济发展的智库”
    不仅是发表论文,更应协助企业解决实际难题,如“如何用AI重塑业务流程”、“如何设计绿色出口供应链”等课题。
  3. 企业家要“升级认知系统”
    企业的天花板,永远来自老板的认知。如果不理解政策、不学习新趋势、不愿系统化育人用人,再多资金也难持续增长。

我们需要的,是集体战略觉醒

第十三大马计划的本质,不只是国家做了什么,而是我们每个社会成员——尤其是政、商、学三方——愿不愿意共同演化,一起升级。

企业不该只是政策的旁观者,而要成为政策的共建者;
政府不只是规章设定者,而应是机制设计者;
大学不该只是论文制造者,而要成为产业智库。

唯有三者合力,马来西亚才能真正完成从“中等收入国”迈向“高收入、创新型国家”的关键跃迁。

如您希望了解如何对接13MP政策,建立企业大学、整合教育资源、与大学或政府合作研发培训系统,欢迎私信我团队,东盟财经智库也将提供一对一的政商教育协作路径咨询。

最新消息
马来西亚人力资源部正式宣布,将修订《国家技能发展法案》(ACT 652),以允许国家技能证书(Sijil Kemahiran Malaysia,简称SKM)的最高等级晋升至博士级别...
越南作为东盟新兴制造与消费大国,近年来持续释放外资利好政策,以吸引高质量投资并促进本地产业升级。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越南吸引外资总额...
第十三大马计划不仅是一份国家发展蓝图,更是企业抓住未来十年红利的路线图。它释放了五个清晰的关键词:绿色转型、数字经济、技职教育改革、社会包容、区域均衡发展...
随着东盟国家日益成为全球绿色转型的焦点,日本企业正逐步加大在柬埔寨的投资力度,尤其是在清洁水供应和电动汽车制造领域。这不仅标志着日本对东盟新兴市场...
除了K‑Pop风靡全球,韩式炸鸡与汉堡连锁品牌Lotteria(乐天利)也正在用快捷美味抢占东南亚市场。韩国乐天集团旗下的快餐巨头Lotteria近期宣布,其首家大马分店将...
沙地阿拉伯领先的可再生能源企业国际电力与水务公司(ACWA Power)正式宣布将马来西亚作为其东南亚地区的区域运营中心(Southeast Asia Hub),此举不仅体现了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