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斯钦,国际战略研究学院主席
过去我们谈AI,好像在谈遥远的科技未来;如今,我们谈AI,其实就是在谈“现在的生活方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简称AI)不再是科幻电影里的黑科技,而是已经悄然融入我们每天的工作、生活与商业运作之中。
从手机语音助理、社交平台推荐,到银行风控系统与制造业自动化,AI正在重塑一切——它不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
全民该学AI,企业家更要学懂用AI
你不需要是程序员,也不必精通算法,但必须具备AI世界观与应用思维。因为,未来市场竞争不再只是“人比人”,而是“工具比工具”。
特别是企业家,更必须意识到:AI不是取代人,而是放大人的能力;不是削弱组织,而是激活组织潜力。
企业若想在未来的竞争中领先,必须做到三件事:
- 老板懂得用AI思维看待问题;
- 企业引进AI工具优化流程;
- 团队拥有AI人才或训练机制。
政府推动,AI学习全民普及化
为响应时代趋势,马来西亚政府主动出击。由马来西亚数码经济部(Ministry of Digital)携手国家公共服务局等单位推出的“AI Untuk Rakyat”(以民为本的人工智能)免费线上课程,正是迈向全民AI素养的第一步。
该课程全长4小时,提供四种语言(马来语、英语、中文、淡米尔语),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完成学习。课程结束后将获得两个官方徽章认证:
- AI Aware(人工智能感知)
- AI Appreciate(人工智能欣赏)
目前,这一学习计划已被列为公务员的强制学习内容,以推动公共服务体系数码转型。更重要的是,它也对全民开放,意味着无论你是学生、上班族、创业者还是退休人士,都可以轻松入门AI。
📌 官方链接:https://www.mydigital.gov.my/ai-untuk-rakyat/
从 “政、商、学” 三界看AI时代的集体任务
在AI浪潮中,仅靠企业自力更生是不够的,必须推动 “政商学三界联动”,才能真正打造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AI生态。
政府: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扮演制度推动者与基础架构建设者的角色。马来西亚政府通过数码经济蓝图(MyDigital)及“AI Untuk Rakyat”计划,已走在区域前列,为企业提供免费的AI学习平台、AI创新基金、公共数据系统等。
政府的角色,不只是制定法规,更重要是打造AI生态圈的“土壤”。
企业:场景推动与商业化应用
企业是AI落地的主力军。无论是零售、教育、制造或服务业,企业必须思考如何借助AI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AI不是科技单位的专属任务,而应是从老板到员工的共同语言。
真正领先的企业,已把AI写进战略蓝图,而不是仅仅作为工具。
学术界:知识普及与人才培养
大学与职业培训机构,是AI人才的策源地。当前,除了提供工程型课程,更应为中小企业、普通职场人开设实务导向的“AI商业课程”。例如:AI+财务分析、AI+市场行销、AI+客户服务等,都是极具落地价值的方向。
“没有人才能够使用AI,企业的AI就是空谈。”
企业家的AI战略:从学习到应用
很多企业家担心:“我不是技术人,能学会AI吗?”答案是肯定的。你不需要写代码,但必须懂得判断AI价值、设计AI应用场景、组建AI人才队伍。
以下是企业家的三步AI战略建议:
第一步:学习AI基础
完成“AI Untuk Rakyat”等官方课程,了解AI运作逻辑与核心用途。
第二步:组织内部共识与培训
建立“AI学习文化”,带领管理层接触ChatGPT、数据分析、AI写作、自动化工具等,让团队对AI产生信心。
第三步:设立AI落地项目
从小处试验,比如用AI优化客服、撰写营销文案、审计财务报表等;再逐步扩大至核心业务系统改造。
企业的成功,从来不是“科技厉害”,而是“老板先觉醒”。
数据与信任:构建AI生态的两大基石
在我看来,数据与信任,才是构建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最不可动摇的两大基石。没有可信的数据,AI就是空转的算法;没有社会的信任,AI的应用注定难以落地。
企业家若要真正拥抱AI,必须从“数据治理”与“信任机制”同步着手,建立一个可持续、可被社会接受的智能未来。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战略判断力的体现。
用AI思维,开启新局
正如首相安华所言:“我们必须拥抱人工智能,避免被新时代洪流所淘汰。”
人工智能的落地,从来不是由科技推动,而是由企业家认知决定的方向。
AI不只是技术趋势,更是认知的转型。它要求你从“经验主义”转为“数据决策”,从“体力驱动”转为“智能赋能”,从“短期盈利”转为“长期竞争力”。
AI时代,是一个重新洗牌的时代。不是你原来多强,而是谁适应得更快。
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东盟财经智库 ASEANBIZ.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