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马来西亚接任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炮手轮值主席国,区域安全与无核化议题再次成为焦点。在长期无果的《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SEANWFZ)推行中,外界认为,马方此时正是打破僵局、推进大国签署议定书的关键契机。
条约僵局由来:大国未签制约机制效力
《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SEANWFZ,亦称曼谷条约)自1995年签署并于1997年生效以来,各东盟国明确承诺不制造或拥有核武器。但其相关议定书,要求核国家(即中、美、俄、英、法)承诺不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在条约区内,仍迟迟无人签署。
维基及国际核不扩散组织指出,除中国曾于2011年接近签署协议外,其余核国因领海/专属经济区条款、武器使用保障等问题而陷入迟滞。马新社指出,这种僵化状态限制了SEANWFZ在实际治理中的约束力。
大马角色:掌握主席国时机,外交推动再提速
专家认为,马来西亚今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2025年主题为“包容与永续”)正是破冰时机。据马新社分析员指出,中国与俄罗斯已同意签署议定书,美国暂无明确时间表,而马来西亚可借此角色主导推动。
外交部部长莫哈末哈山(Mohamad Hasan)在罗马强调:中国和俄罗斯愿签署该议定书,而美国亦正在评估文本。他称:“大国若加入,能进一步巩固东南亚无核区的和平保障。”
ASEAN机制推动:外长会与议定路径常态化
据马新社报道,今年7月8日至11日的第58届ASEAN外长会议将专门讨论SEANWFZ议定书签署问题。多边机制将提供技术评估与专家层面对话,探索路径打破现有障碍。
越南媒体指出,此做法已获普遍支持,并将通过“专家对专家”会谈协调大国担忧,如对领海条款的解释及核使用与试验的范围界定。
核国动态:中俄让步,美方观望
面对东北亚、欧亚地缘紧张情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近日公开表态:“愿带头签署SEANWFZ议定书,并继续与ASEAN沟通”。俄罗斯亦同表态意愿,而美国仍在“认真评估文本并与ASEAN磋商”。
分析认为,中国主动表态等于打开了僵局关键突破口。此举也反映中方对维护地区稳定与ASEAN中心地位具有高度关切。
马方策略:高层调动+地区外交齐发力
馬新社报道,马来西亚政府正通过:
- 高层外交:首相安华亲赴意大利与大马侨民会谈中强调,中俄签署议定书进展迅速,美国也已展开评估;
- ASEAN斡旋:马方已将此议题纳入主席国议程,将通过AMA专家会议及外长会提供常态化讨论平台;
- 倡导联合声明:发布联合声明提升国际关注度,并推动UNGA通过定期表决稿呼吁核国签署议定书。
安全意义:重塑区域安全新格局
若核国签署议定书,SEANWFZ将不再是纸面承诺,而拥有国际法效力,对攻击威胁拥有更大制衡力。
吉隆坡专家马兹兰博士称:“这将是东盟首次能让‘NWS’(核武国)落实承诺,对ASEAN安全影响深远。马来西亚将树立为重要的仲裁与和平推动者。”
挑战与后续路径:对话机制与执行监督并重
尽管中俄态度积极,马来西亚仍须解决两项关键挑战:
- 议定书细节:如领海及专属经济区等界定、对舰队通行的小范围豁免条款;
- 议定书执行保障机制:需设立ASEAN—NWS联合监督机制,定期评估与报告进展;
ASEAN主席声明支持专家级磋商机制,若问题简化有望为签署议定书铺路。ASEANTOM等原子能监管机构将负责监督协同执行。
马中美互动:中俄签署 美国观察 中国带头示范意义
随着中俄表态积极,观察者预计美国将在联合外长会议后尽快行动,以避免地区规则对美方战略不利。
中国外交部强调“将与ASEAN继续沟通”,马方呼吁美方“以安全象征参与”,避免无核机制区域被核联防政策削弱。
破局契机已现 拓展ASEAN国际话语权
综上所述,马来西亚身为2025年ASEAN轮值主席国,联合外交发力、区域专家机制启动、加上中俄态度转暖,SEANWFZ议定书突破僵局的大门正敞开。
这不仅是ASEAN重塑自身安全意识的重要一环,也将对东亚和平治理模式、核不扩散体系产生深远影响。若马来西亚能善用外交契机,成功推动大国承诺并签署议定书,将是区域领导力与国际话语权的重大跃升。
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东盟财经智库 ASEANBIZ.NEWS
编辑:ASEANBIZ 编辑部
【资料来源】:Bernama、Malaysiakini、Reuters等公开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