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越通社河内援引惠誉国际(Fitch Ratings)最新报告,东盟伊斯兰金融行业规模预计将在2026年底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此增长动能主要源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文莱的强劲表现,以及东盟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CC)关系日益紧密推动的资本流入。
区域数字与国家表现概览
截至2025年6月底,东盟伊斯兰金融资产规模已达约9500亿美元,占全球约四分之一。
- 马来西亚仍为最大市场,其伊斯兰银行资产约达3000亿美元,占区域总量的42%;该国也是Sukuk(伊斯兰债券)发行与ESG Sukuk创新的领头羊。
- 印尼紧随其后,伊斯兰银行资产约为560亿美元,但市场渗透率仍相对较低。
- 文莱则以伊斯兰银行掌握全国63%银行业资产份额之姿稳居领先。
Sukuk 和 Takaful:增长亮点与拓展前沿
- Sukuk方面,东盟已发行在外 Sukuk 总额约为4750亿美元,占区域债务资本市场的16%;其中马来西亚占59%,印尼占18%。
- Takaful(伊斯兰保险)方面,马来西亚家庭回教保险市场份额为39%,文莱达48%;菲律宾于2024年首次颁发 Takaful 保险经营许可,并推出微型回教保险指引,逐步进入该细分市场。
区域合作提速:高层共识扎实框架
- 2025年4月,东盟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高度肯定伊斯兰金融在基础设施融资及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 5月东盟–GCC会议进一步强化跨境合作,GCC伊斯兰金融机构成为区域投资与 Sukuk 安排的重要伙伴。
这不仅体现东盟内部资源优势的提升,也彰显 GCC 资本与金融技术的战略注入。
市场挑战与发育中的国家差异
虽然部分国家表现强劲,但东盟整体伊斯兰金融发展仍表现出显著差异:
- 新加坡、菲律宾与泰国的伊斯兰金融业务尚不充分,市场规模偏小;
- 同样,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等国由于穆斯林少数人口比例低以及法律框架滞后,其伊斯兰金融市场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这表明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与未来增长空间。
扩展视角:全球语境下的东盟机会
Fitch指出,东盟—GCC 的紧密化合作有望带来跨区域资本流动与 Sukuk 发行的协同利好,这类似中东资本对英国、土耳其和哈萨克等市场的支持力量。
此外,部分国家已创新使用 “绿色Sukuk”与“生态Waqf” 等结构用于气候投资。例如,印尼于2018年发行全球首支主权绿色 Sukuk,为可再生能源项目筹资。
东盟财经智库战略评析
东盟伊斯兰金融迈向万亿美元级规模,并非偶然,而是政策优化、资本合作与宗教原则融合的复合效应。面对全球金融多极化趋势,谁更能整合区域内金融资源与跨洋资本链条,谁就更有可能在伊斯兰金融新秩序中占据主导。
随着法律框架、监管机制与市场认知持续成熟,未来东盟具备成为全球清真资本战略枢纽的潜力。
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东盟财经智库 ASEANBIZ.NEWS
编辑:ASEANBIZ 编辑部
【资料来源】:VietnamPlus、老挝新闻社等公开媒体报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