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aseanbiz.news
洞察东盟经济脉动,赋能企业全球布局
info@aseanbiz.news
洞察东盟经济脉动,赋能企业全球布局

巴淡太阳能崛起:印尼绿色投资热潮遇美关税风险

近年来,印尼政府大力推动 decarbonization(脱碳),推出跨境能源贸易框架,其中巴淡岛成为太阳能投资热点。然而,伴随着美国对东南亚的高额关税政策出台,企业步入“黄金机遇”中的“关税震荡区”,引起投资界关注。

巴淡成太阳能投资新高地

巴淡日照资源优厚,年均发电效率可达 5.03 kWh/kW,且常年稳定,适合大规模太阳能发电、浮动光伏系统建设。更重要的是,巴淡是印尼两个自由贸易区(FTZ)和经济特区(SEZ)所在地,拥有简化审批流程、税收优惠、物流通关便捷等政策红利,为项目提供优质营商环境。

2025年5月,Aslan Energy Capital宣布将在巴淡建设高达1,200MWp的光伏方案,包括用于绿色氢能的制氢设备;印尼国营电力公司 PLN 的 RUPTL(电力规划)也将巴淡定位为规划新增17GW太阳能装机的区域节点之一。

浮动光伏方面,包括 Duriangkang 1,600公顷、2.2GWp 的大型浮动电站,以及较早期的35MW Tembesi 都已列入印尼清洁能源组合,预计2025年底发挥作用。

未来,太阳组件及电池的制造也将入驻巴淡。政府已设定到2026年太阳能本地化组装率达60%,巴淡工业基地、劳动力成本低、港口物流条件良好,将是印度尼西亚实现本地供应链目标的重要节点。

关税政策:机遇中的严峻挑战

尽管巴淡太阳能投资潜力巨大,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给企业带来不确定性。特别是美国政府向越南、泰国、马来、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太阳能组件征收苛刻反倾销及反补贴税,高达3,500%,对当地出口企业构成“熔断”打击。

虽然这些关税尚未波及印尼自身,但业内人士或担忧“回避关税规则下外迁印尼”的政策红利可能被美国延伸作针对。一旦印尼纳入制裁清单,对出口导向型光伏及模块组装企业而言,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成本风暴”。

同时,印尼2025年4月已遭美国针对印尼电气设备等产品加征32%“对称报复关税”(reciprocal tariffs),或被纳入新的产业名单,增加出口企业的不确定性 。

成本结构对比:巴淡VS其他地区

以组件组装环节为例,印尼政府制定的 FiT(上网电价)采用1.2倍地区系数,优化早期盈利能力。同时低廉的劳动力(约250美元/月)与地租(每年35–70美元/平米),使巴淡系统平准化成本(LCOE)具备竞争优势 。

然而,如果要将产成品出口至美国市场,额外关税将使企业需承担数倍成本。以一套售价为50美分/瓦的组件,若再加上35倍关税,成本将上涨至远高于市场价的18美元/瓦,导致市场需求近乎清零。

因此,巴淡企业必须重新评估产品定位:是否依赖出口美国,或将主要服务国内与近邻市场(如新加坡、南马工业用电、越南、菲律宾等)?前者小概率可用“避税政策漏洞”,后者反倒可避免关税风险。

区域电力出口前景与市场选择

巴淡通过海缆出口电力给新加坡正在成为现实。“Indonesia–Singapore Green Electricity Export Partnership”目标在2035年前实现20GWp,已启动Marubeni/Tuas Power合作项目,第一批600MW电力预计2027年并网。这种直接“批发+输电+交易”方式将为巴淡太阳能项目带来长期稳定收益。

此外,“ASEAN Power Grid”计划也将印尼、马来西亚等国架构起跨境电网,巴淡为水陆节点,将具备输电中枢功能,这为降低出口价格、规避贸易壁垒提供空间。如果组件出口美国被限制,电力出口将是投资迴路的新路径。

政策建议:携手避险共享红利

1. 工商企业选择市场聚焦

选择出口区域应优先考虑关税风险低的区域,如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借助东盟框架深化区域贸易合作。远期亦可布局中东、南非等尚无保护壁垒市场。

2. 与政府及金融机构合作通道

印尼政府应与企业合作,争取 ASEAN 层面的清洁能源保护缓冲机制,防止美关税“拖链”印尼;同时推动 OECD、WTO 框架下的贸易救济支持。金融机构则应提供“关税冲击保险”产品,降低商业风险。

3. 强化本地供应链与自主制造

提升组件、逆变器、电池组本地化率,让价值链延伸至中游,提高产品的价格灵活性与附加值,降低出口国判定依据;并配合政府推动研发、技术和标准对接,形成“Made in Batam”的独特标签优势。

4. 推进电力出口通道建设

优先推进“Batam–新加坡”海缆项目,对接新加坡能源结构转型需求,长期为太阳能项目提供PPA(购售电协议)支撑。同时研究“电力X区”经济机制,用电力换取区域发展红利。

企业声音与投资反应

市场调研显示,新加坡、多家跨国企业已在巴淡组团考察,包括日本、韩国、德国清洁能源企业。部分企业表达关切:“若美国进一步扩大全球关税清单,我们须临时切换为电力出口或国内市场供给,否则组件出口路径将被割裂”。

国内投资者则视这次政策压力为契机:“巴淡制造太阳能组件,最初是做东南亚市场;若美国关税波及,我国组件商也可服务印尼市场和区域水电出口,甚至结合制造+储能打造整体解决方案”。

虽然巴淡太阳能仍面临关税阴影,但可透过先推动电力出口,再延伸制造投资链条的方式,为企业创造“避漫画迫力”的贸易弹性路径。

风险与机遇并存,政策协调为关键

巴淡的太阳能发展前景极具潜力,集合地理、政策、成本与市场优势。然而当前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造成出口路径受到挑战,企业需审慎布局并寻求政策配合。

政府层面,印尼与东盟国家应加强在清洁能源与贸易政策间的协调,同步推进“电力出口+制造本地化”双轨发展。企业若能提前规划出口路线、供应链、多市场通道,将在“绿色经济浪潮”中赢得真正的全球竞争力。

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东盟财经智库 ASEANBIZ.NEWS
编辑:ASEANBIZ 编辑部

【资料来源】:SolarPowerWorld、Reuters、印尼 RUPTL规划资料等公开资料整理。

最新消息
2025年7月,来自台湾的美容连锁品牌——福爾摩莎SPA美容美体馆正式落地马来西亚雪隆地区,成功设立两家分支机构,为当地消费者引入独特的越式头疗服务...
随着马来西亚接任东南亚国家联盟炮手轮值主席国,区域安全与无核化议题再次成为焦点。在长期无果的《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推行中,外界认为,马方此时...
近年来,印尼政府大力推动脱碳,推出跨境能源贸易框架,其中巴淡岛成为太阳能投资热点。然而,伴随着美国对东南亚的高额关税政策出台,企业步入...
“数字经济”俨然成了东盟地区最火热的政策关键词。各国纷纷设立数码部(Digital Ministry)、规划智慧园区、推动AI与区块链项目,甚至不少中小企业也在政府号召下高喊“数码转型”...
菲律宾DoubleDragon集团旗下酒店子公司Hotel101 Global Holdings Corp.(简称Hotel101)本月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成为首家在该市场上市的菲律宾...
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瞄准菲律宾市场,选择以设立分支机构(branch office)作为进入东盟市场的“跳板”。无需成立独立子公司,即可开展盈利业务,简化战略布局、控制成本与监管风险,为中企出海提供全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