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内陆税收局(LHDN)正式启动电子发票(e‑Invoicing)实施的第3阶段,同时宣布自即日起,年营业额低于 75 万令吉(RM750,000)的微型与中小型企业,可免费使用其官方的MyInvois e‑POS系统。此举旨在协助中小企简化发票及财务流程、提升营运效率,并为接下来的全面数字化转型打下基础。
e‑POS免费开放:门槛提升为75万
LHDN副首席执行员沙哈鲁丁·奥士曼(Saharuddin Osman)在启动仪式上表示,第三阶段的电子发票政策涵盖年收入或营业额在 500万至2500万令吉的企业,而对低于 75 万令吉的中小微企提供免费配套e‑POS系统,帮助他们整合销售、库存、报表及发票功能。
此外,本阶段官方预估将有超过 5.5万名中小企业受惠,显著提升系统推广速度。
e‑POS系统具备的功能及成效
MyInvois e‑POS不仅仅是发票工具,它具备四大关键功能:
- 销售记录:实时登记每日交易,避免手工记录误差。
- 库存管理:系统自动更新库存,避免断货或过剩。
- 自动生成财务报表:如利润表、现金流等,可直接用于税务申报。
- 电子发票支持:自动对接电子发票系统,省却重复操作。
沙哈鲁丁指出,截至目前,已提交 3.52亿张电子发票,覆盖了从第一、第二阶段参与的 约3.78万家企业。这显示e‑POS及整合电子发票系统已具备高接受度,为即将来临的强制实施奠定群众基础。
分阶段强制实施:从大到小循序推进
马来西亚分阶段推进e‑Invoicing覆盖目标,依照营业额划定实施时间表:
- 阶段3(2025年7月1日):年收入5 M–25 M令吉的企业必须使用。
- 阶段4(2026年1月1日):年收入1 M–5 M令吉的企业接入。
- 阶段5(2026年7月1日):年收入1 M以内企业纳入。
- 年收入低于50万令吉的小微企暂免使用。
此种递进机制为初期系统推广提供适应期,并减轻中小企业一次性负担。
政策核心:提升效率、打击漏税、强制合规
财政预算案自2024年起明确指出,推广电子发票有助于:
- 提升企业效率:减轻人工操作压力与纸张成本。
- 防止阴影经济:通过在线验证与QR Code防伪机制,减少漏税行为。
- 方便税务审查:系统数据为月结与分阶段申报提供支持。
此外,e‑POS系统还支持SDK技术及API接口开发,鼓励第三方整合与企业自主搭建系统,保障灵活使用和多样发展路径。
企业反馈:早期采纳带来收益
多家中小企业在税收局官网或热线上已报名使用MyInvois e‑POS系统。其中:
- 餐饮业者:原需3名职员手工开发票及对账,一年节省工资约2.5万令吉;
- 服装店:通过库存管理功能,减少断货频率,季度利润增长8%。
- 生鲜店:电子发票导出与存档使年审轻松召符合流程,省去整理档案时间。
他们普遍认为,e‑POS“非负担,而是数字化入口与成长链路”。
监管展望与长期影响
专家指出,普及e‑POS有望带来三大长期效益:
- 税收透明度提升:降低逃漏税风险,提高公共财政稳定度。
- 企业经营规范化:中小企收支数据全程留存,有利于融资与招投标。
- 数字经济基础完善:为未来推广区块链发票、供应链金融奠定数据基础。
随着阶段逐步向下延伸,2026年后将实现覆盖所有中小企,标志马来数字税务结构正式迈入“全民电子时代”。
东盟对比:马来数字税务走在前列
相较于东盟邻国:
- 印尼:暂未强制实施e‑Invoicing,谈及全国覆盖仍在国会讨论阶段。
- 泰国:目前涉企业年营收等级的电子发票计划仍处试点期。
- 越南及菲律宾:正在建设基础平台,但正式强制仍不明确。
因此马来西亚此番措施可说走在区域前沿,对企业数字化与合规意识具有激励效应。
免费e‑POS铺路,迎接明年全面实施
MyInvois e‑POS免费开放,对年收低于 75 万的中小微企而言是一次不容错过的机会。不只是节省成本与工作量,更打开了未来融资、供应链金融及数字优化扩张新方向。
当前虽是自愿推广期,但借此建立数据习惯与合规基础,将使企业在阶段4或5全面实施之时毫无障碍接轨。对整个商业生态与国税管理来说,这是一次双赢的数字升级契机。
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东盟财经智库 ASEANBIZ.NEWS
编辑:ASEANBIZ 编辑部
【资料来源】:星洲日报、BusinessToday、Fiscal‑Requirements等公开资料整理。